喊上三兩好友,認認真真地做功課,規劃行程,拖著一群孩子出門,吵吵鬧鬧,狀況不停,一趟下來精疲力盡。
帶孩子出門旅行屬實是一件麻煩事。
但為什么很多父母樂此不疲地去做這件事呢?
對很多家長朋友的回答是——見世面,讓孩子感受不一樣的世界。
現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做:“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最后都會成為你身體和思想的一部分。”說的就是人要主動增長見識,豐富內心。
見過世面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看上去更有底氣、更加自信。
世面,用百科的解釋來說,是人世間形形色色的情況,也就是世界的方方面面。
帶孩子見世面,不僅是只有旅行,還有下面這些方面。
PART
0
1
.
第一種世面,是讀萬卷書
讀書, 是見世面最簡單的路。
稻盛和夫曾說:“書本教給我們無法親身經歷的事情,讓我們可以在頭腦里進行模擬演練。自身的直接經驗,加上讀書得來的間接經驗,構成了人生成功的精神基礎。”
書是看世界的窗口,足不出戶,孩子可以看看中國的兵馬俑、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
知道最高的山、最長的河流、最深的峽谷;為什么會下雨、為什么會做夢.......這些問題,在書里都能找到答案。
書里還有孩子從未涉足世界。
一本優秀的書,往往是作者多年的知識和經驗總結,每讀完一本書,就是和一位老師對話,汲取不僅僅有知識,還有教訓。
這也是我們一直做童書的推薦原因之一,書,不僅僅是用來學習,更是為了完善孩子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博覽群書之后,就開始撥云見日。
能讀書、會思考,孩子未來在談吐中就會增加一份從容和篤定。
PART
0
2
.
第二種世面,是“行萬里路”
“行萬里路”的意思就是等孩子到了一定年齡,盡可能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
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沉迷電子產品里的虛擬世界不能自拔,與真實世界的互動非常少。避免此類現象發生的方法之一,是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盡可能多帶他出去走走、看看。
你可以帶孩子參觀各種各樣的博物館,讓孩子感受歷史的厚重,藝術的精妙;
你可以帶孩子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然中的花草樹木、蟲鳥禽獸、山川河流都是最天然的“教材”;
你可以帶孩子去旅行,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欣賞當地的建筑風格,感受不同的人文風情。
有條件的家庭,帶孩子旅行,見識不同地方的人文風情;
如果沒有條件,街頭巷尾、家附近的小公園、郊外的一座山,一條河,對孩子來說,都是新的體驗。
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好的壞的,都是一種見識。
認識一位家長,老師布置了一篇名為“山”的主題作文,他趁著周末讓女兒帶上作業本,開車去郊外深山里,去登山、觀察山……
他說:“讓孩子自己在山里行走一天,就是最好的寫作素材”。
不一定多去幾個地方旅行才叫見世面,對孩子來說,與父母一起,去認識和探索世界,都是增加閱歷的機會。
地點不重要,重要的是收獲了什么。
PART
0
3
.
第三種世面,是看生活百態
知乎上有人提問:“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
其中一個回答很有意思:
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見過世面的他們自然會在人群中散發不一樣的氣質,溫和卻有力量,謙卑卻有內涵。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注重讓孩子享受最好的,卻忽略了讓孩子去看到真實的生活。
前幾天無意中聽到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高中生,一身名牌,衣服手機用的都是最貴的牌子。想要什么買東西,各種方式要求父母,最后總是能得逞。生日那天,請同學吃飯,一千多的賬單隨手就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