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意大利報人兼發行人朗根尼西:“不要給我忠告,讓我自己去犯錯誤。”
文學家歌德:“接受忠告,就是增進一個人自己的能力。”
以上材料有一定啟示意義。《中國青年報》的“青年之路”欄目邀請身為高三學子的你為他們寫一篇文章。請你面向青年讀者,表達你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
【文題解析】:
這道題目要求我們根據兩則名人的名言,來表達我們對“接受忠告”這一主題的認識和思考。這兩句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種是積極地擁抱錯誤,一種是愿意接受忠告來提升自我。我們需要從中選定一個角度,來展開我們的論述。
我們可以選擇站在歌德的立場上,強調接受忠告的重要性。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人際交往,都需要我們虛心接受他人的忠告。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他人的忠告可以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提升我們的能力。同時,接受忠告也需要我們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不是所有的忠告都是有益的,我們需要學會篩選和判斷。
我們也可以選擇站在朗根尼西的立場上,強調自我嘗試和犯錯的重要性。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犯錯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說,犯錯是我們成長的必經之路。只有通過不斷地嘗試和犯錯,我們才能真正地學習和成長。而且,犯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因為害怕犯錯而選擇不去嘗試。我們需要學會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提升自我。
無論我們選擇哪種立場,都需要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和感受,來進行深入的論述。在寫作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舉例論證自己的觀點,也可以通過對比分析來強調自己的立場。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作文的結構和語言的運用,使得我們的論述既有深度,又有廣度。
佳作賞析
【佳作賞析】:錯誤與忠告,成長之路的明燈
尊敬的青年朋友們:
大家好!此刻,我深感榮幸,能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中國青年報》的“青年之路”欄目,與大家分享關于錯誤和忠告的一些思考。在高三這個重要的人生階段,我期望我的分享能為你們的成長帶來一些啟示,讓我們共同走過這段艱難但又充滿希望的道路。
讓我們回顧一下兩位偉人的名言。意大利報人朗根尼西主張通過親身實踐去犯錯,從而積累經驗;而德國文學家歌德則認為接受忠告是提升個人能力的關鍵途徑。這兩位名人的觀點看似矛盾,實則互補。在我看來,犯錯和接受忠告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輔相成的。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需要不斷嘗試,積累經驗,同時也需要傾聽他人的忠告,以此來提升自己。
身為高三學子,面對繁重的學業壓力,我們似乎把犯錯視為最大的敵人。然而,請記住,犯錯是我們成長的必經之路。正如美國著名企業家、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所說:“不要害怕犯錯,因為那意味著你正在嘗試新事物。”只有不斷嘗試,我們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從而取得成功。
當然,犯錯并不意味著我們要無謂地去行動。在嘗試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時刻保持自省,總結經驗教訓,以便在下一次遇到類似問題時能夠更加從容應對。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從他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以此來減少自己犯錯的可能性。這樣,我們才能在犯錯的過程中不斷成長。
我們需要認識到接受忠告的重要性。忠告往往來源于他人的經驗和教訓,能夠幫助我們避免再次犯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一味地遵循他人的意見,而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在接受忠告的過程中,我們要保持謙遜和開放的心態,尊重他人的意見,同時也要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我們才能在傾聽忠告的過程中不斷成長。
那么,在高三這個關鍵時期,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犯錯與接受忠告呢?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勇于挑戰自己,不斷拓展知識面。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在嘗試的過程中犯錯,并從中吸取教訓。每次犯錯后,我們都要認真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教訓。這樣,我們才能在一次次的錯誤中不斷成長。在高三這個階段,我們要虛心向老師、同學和家長請教,尊重他們的意見,同時也要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我們才能在傾聽忠告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最后,我們要保持謙遜和開放的心態。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要學會與他人分享經驗,互相幫助。這樣,我們才能共同成長。
總之,犯錯與接受忠告是我們在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讓我們在高三這一年,勇敢地去嘗試,虛心地去傾聽,從而在這個階段取得更好的成長。
謝謝大家!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還會遇到更多的挑戰和困難,犯錯和接受忠告也將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只要我們能夠勇敢面對,不斷自省和學習,我們就能在錯誤中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同時,我們也要學會珍惜身邊的人,他們的忠告和建議將會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邁向更美好的明天!
【佳作賞析】:忠言逆耳,我自斟酌
作為一名即將面臨高考和未來挑戰的高三學生,我深知不斷成長和進步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他人的忠告和建議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正如意大利報人兼發行人朗根尼西所言:“不要給我忠告,讓我自己去犯錯誤。”而文學家歌德則認為:“接受忠告,就是增進一個人自己的能力。”那么,在面對忠言逆耳時,我們究竟應該怎么做呢?
面對高三這個關鍵時期,我們要學會傾聽。傾聽他人對我們的忠告和建議,是我們成長的第一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們需要傾聽別人的聲音,從中獲取新的知識和見解。尤其是在高中階段,同學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尤為重要。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建議,從中吸取有益的營養,為自己的成長助力。
然而,僅僅傾聽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學會篩選和判斷。面對眾多的忠告和建議,我們不可能全盤接受。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篩選和判斷。哪些建議對自己有用,哪些建議對自己沒用,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區分有益的建議和惡意的詆毀。在這個世界上,并非所有的忠告都是為了我們好,有些忠告背后隱藏著嫉妒和惡意。因此,我們要學會用慧眼去識別,用理智去判斷。
在篩選和判斷之后,我們還要付諸實踐。再好的建議,如果不付諸實踐,也只是一紙空文。我們要勇敢地去嘗試,去實踐,去犯錯。只有在實踐中,我們才能真正地檢驗建議的優劣,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從失敗中汲取教訓。這樣,我們才能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身為一名高三學子,我們要學會感恩。面對他人的忠告和建議,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要感激那些給我們提供建議的人,是他們讓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是他們讓我們不斷成長。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回饋社會,將我們所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他人,讓更多的人受益。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不斷進步,我們的國家才能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