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流淌著的情感河流有時能匯聚為歌,情感就在歌聲中漂流
“離家的人兒在外想念你,親愛的媽媽……”這是游子對親情的呼喚;“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中國……”這是國人對祖國的真情告白;“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這是孩子對母親恩情的總結;“睡吧,睡吧,我親愛的寶貝……”這是母親對孩子親情的釋放;“我的家鄉在日喀則,那里有條美麗的河……”那是歌者對家鄉的由衷贊美;“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那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謳歌;“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樂的……”這是情侶對愛情真諦的理解……
秋天了,符合觀賞天下寰球,符合寧靜俯視地步,符合精神觀賞吸吸力
36、記得,一個雨天,你說你會很疼我,現在,又下雨了,帶走了我們所有的誓言
那時候,澆菜園沒有機井,也沒有現在的抽水機,多半是用牛拉著轉動的水車,在河里或者是在普通的井里汲水
故鄉的水車,與南方或者大西北的古式車輪式水車不同,外形酷似一個小小的輪盤,輪輻直徑大的有80公分左右,小的也就50公分
輪盤上齒口里掛有鏈條,鏈條的另一端伸入水中
鏈條上隔幾公分就有一圓圓的皮錢,皮錢也稱皮碗,車輪在牛拉或人推中緩緩沿逆時針方向轉動時,沒入水中的鏈條上的皮錢便盛滿水,待它上升至輪盤頂端時,水就會傾入事先置好的水簸箕,流入農田,然后皮錢又隨輪盤返回水中,進行下一個循環
這種簡單的水利機械,雖然外表粗糙,但卻省工、省力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應為水車的鼎盛時期,不僅僅菜園,有些大田里的莊稼多也是用水車澆灌
到了七十年代初,農村有了機井和抽水機,水車也就漸漸退位,成了菜園澆灌的主要工具
應該說,古老的水車在魯西北民俗史上,有著極其燦爛輝煌的一頁
隨了牛的走動,水車跟著嘩啦啦地轉動起來,水簸萁里的水歡歡地流著,先流到菜畦子邊的垅溝里,再順著垅溝潺潺流進菜畦里
現在想來,那樣的流水真可謂潺潺細流,再怎么趕著黃牛快跑,水車汲上來的水也有限
一天下來,只能澆上十畦八畦的蔬菜
因此,生產隊里的“菜把式”是固定的,拉水車的牛似乎也是固定的
愿你永遠美麗健康
小弟 ?。玻埃埃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