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老屋有一支有關老屋的歌,在心里打了很久、很久的漩渦,一直沒有唱出來
今年春節,我終于在侄兒的陪同下回了一趟老屋
天!這是那棟我熟悉的親切的熱鬧的、生我長我、陪伴了我十八年的老屋么?怎么這般的低矮?我童年、少年眼中那高大、氣派的大斗門哪里去了?那142020-12【原創】
畏縮神奇,咱們小功夫一道來玩
傳聞這邊淹死過一位婦女,洗著衣物衣物飄遠了,她要去勾回顧,就劃進深水里結果漂上去了
這邊膠泥深,大巨細小的坑連著坑,以是也沒有人來這邊下坑,誰也保不準會不會陷進深坑里
這邊的魚也不討人愛好,五十只馬嘴的魚愣是長著髯毛,南邊叫喝道夫,傳聞很不好吃
不提防碰上了,腳底板扎的生疼生疼的
我家陵前的空隙上有一片稠密的蕾鈴樹,冬天光禿禿的枝條上長滿了一排排像虼蚤一律的小黑點
跟著春天的到來,那小黑點漸突變大,不經意間長得像老練的花椒一律,有的還裂開了小嘴吐出綠色的舌頭
東風吹來,懸雍垂頭漸漸的形成一個個小圓片,像一串串綠色的銅錢隨風動搖,分散出一時一刻迷人的芬芳,那氣息還帶著甜
幾個狡猾的兒童,趁大人不在搭肩爬到樹上,摘那一串串紐扣巨細的蕾鈴
身上的口袋裝得滿滿的,再折幾個枝條作出花籃
她們頭上戴著蕾鈴,嘴里嚼著蕾鈴,手里拿著蕾鈴,口袋里鼓鼓的一身甘甜的氣息
吃夠了玩夠了的兒童們把蕾鈴帶還家
鍋里煮著蕾鈴飯,鍋上蒸著菜窩窩,熱氣剛升上屋頂那香味早已充溢了灶間,這功夫人們辯論最多的即是蕾鈴了
普遍人的生存圈子,大略得很
那些可有可無的共事甲或路人乙,對你沒有多大的感化力
會讓你感觸憂傷或憤恨的,大都是你生存中昂首不見俯首見、總也繞不開的誰人人
大概是他的臭個性,大概是她的絮絮不休
所以,爾等之間辯論連接,或大打動手,或安靜寒戰,必由之路地墮入僵局
我走在遙遠鄉村的一條小路上,清晨的露珠鋪在我因睡眼朦朧而凌亂的腳步下
清幽的空氣從杉樹林里沁了出來,把我擊倒在稻花飄香的鄉間田埂上;牽牛花攀援過園子的籬笆,唱著紫色的歌謠;背后的老牛貪婪地吮吸著嫩綠的小草,時而抬起頭,頑皮的眨巴著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