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先生要求不高,只要能管飯,臨走的時候每家再能湊上點玉米小麥什么的讓他帶回去就足可以讓他在莊上呆上十天半月,這樣的要求自是容易滿足,就有生產隊長拎著個布口袋挨家挨戶義務為他收糧食,莊戶人倒也大方,每家都會毫不吝嗇地從快要見底的土甕里挖上一碗玉米或是小麥來
我個人覺得陳亮的《河西》甚至比《北平塬的聲音》還要成熟和沉穩一些,詩歌的內蘊也更豐富一些
詩歌描述了一個叫河西的地方,詩人說他想有一天能租到一輛馬車回到河西,在詩人的夢境里面,河西一直和傾聽有關,和一個人的身世有關,和無數種干凈溫馴的動物以及無數散發著香氣的植物有關,和健康的太陽月亮星星有關,和最原始的謠曲有關,和閃閃發光的善良美麗有關,和老人有關,和靈魂有關,……也和你有關,詩人說就是在這個叫河西的地方,他會得到真正的安歇,在詩的最后詩人是這樣寫的:盡管河西距這里還相當遙遠,遙遠的窮其一生也只能走在去它的路上
但我一定能夠到達河西,并向那旋形的風跪下,說出迷途中所發生的一切
在詩中,河西是詩人故意語焉不詳的一個地方
如果單從字面上理解,河西應該是一條河的西邊的一個地方,但在詩中河西似乎不僅僅是一條河的西邊,也似乎不僅僅是一個地理上的位置,好象和愛情有些關系,又好象和詩人的理想和目標有些關系,后來又好象和人生有些關系,我認為最可寶貴的是詩人在詩中表達了一種“在路上”的藝術追求和藝術理念,“在路上”不單單是說學無止境,藝無止境,還具有卡夫卡筆下的西緒佛斯的那種更高層次的意義
《河西》整首詩的語言充滿了張力和彈性,不管從寫作的高度還是從寫作的難度上來說《河西》都具備了成為一首優秀的經典詩歌的可能
這樣的詩歌在整個現當代的中國詩壇上來說也是相當罕見的
我為陳亮能寫出這樣的好詩而感到高興
也為自己有這樣的詩歌兄弟而自豪
陳亮是一個值得我們期待的有實力的青年詩人,我相信他會寫出更多讓我感到吃驚并叫好的,也讓整個詩壇都感到吃驚并叫好的作品
汗青由勝者抄寫,但自有后裔評說
羽:子嬰,你何以降服劉邦不降我?嬰:他先到的
羽:講真心話!嬰:他忠厚和氣
羽:他有我忠厚和氣
記憶的顏色,多少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
相對而言,記憶中充滿五顏六色最好,實在不行,退而求其次,偶爾泛點綠色也好啊
我常自以為是地認為,記憶中充滿顏色的人,生活是正常的,心態是平穩的,待人是真誠的,這種人可以與之為友
而記憶中忘記顏色為何物的人,事業或許成功,內心難免深沉,脾氣往往難以捉摸,大可敬而遠之
一簾幽夢回籍,挑門簾,靜賞窗外國香煙雨,靜看花著花謝,靜觀塵世風致風騷,千里相思一日還,千里江流一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