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男人骨子里壞,女人骨子里賤
尼采
以前在單位可以天天上網,自然看了許多網友們的文章
那時一天過得很快,工作閑暇之余,讀著網上的詩句、散文,或多或少的在他人的文章中感悟著他人及自己的心路歷程,尋找能啟發(fā)自己靈感的東西,竟也是快樂的
那時因為文章結識了很多朋友,沒事的時候談談彼此對文章的看法,或者把自己不成熟的東西發(fā)給朋友們,聽聽意見,倒也是件愜意的事兒
這樣在網絡馳騁了兩年,突然間有累的感覺
這好像是不可思議的事
可我確確實實地感到由內而外的累
從文字到心靈,從視覺到感覺,都累了
真的想停下來,好好休息一下,整理一下自己的心緒,好好讀讀紙刊上的文章
書買了不少,難得翻開來看,莫不是應了那句“書非借不能讀”么?
自秋月在沙海中緩緩升起時,中國核城的韻味也就在浩瀚的戈壁灘上連綿起伏了
即使是意興勃發(fā)的“漁舟唱晚,雁陣驚寒”也暗含著河流對高原的留戀
經過46年、兩代人對核城的傾心打造,現(xiàn)在核城秋日的黃昏,對對戀人,在沒有荷藕飄香的池塘里,看著嬉戲的游魚而相擁的景象,彌漫著誘人的氣息
而那“小窗前,月嬋娟,玉困花柔共枕眠,今宵人月圓”的詩句更映像了核城人在聚守中享受秋日的歡愉
你看:游泳池里人人變成了一尾尾悠悠漂游的魚;人工養(yǎng)魚池里“舟搖搖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的瀟灑令年輕人銷魂;在市井里,隨處可見,勞作了一天的人們把飯桌搬到外面,借著搖曳的樹影在墻壁上繪出一幅班駁的圖畫;夜市上,親朋好友圍作一團的從容是現(xiàn)代都市才有的富足與殷實;路燈下,三五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湊一塊兒,“將軍”的閑適與快活出乎他們早年的預料!
這使我想起了那個久遠的漁夫,或許他根本就不是一個漁夫,而只是一個臨時的捕魚者
春天的時候,我們曾到過幾公里外的黃河邊
漁夫穿著水褲站在已經干涸、裸露泥灘的地面一下一下地拋撒著魚網
結果在片刻顯現(xiàn)出來,我們就注視著漁夫不停地拋撒不停的一無所獲,但看得出他沒有露出一點失望,還是重復著這一過程
他執(zhí)著的行為使我感到希望就在眼前,我知道每一次拋撒也都有他的希望
他就是憑著對未來的信念,使等待從一個未知數(shù)變成了一個用希望編織的美好等待的變數(shù)中
生活的意義就是打發(fā)多余的時間、珍惜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