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現在也早已做古了,他在《游褒禪山記》中所表達的那一番道理,也早已為世所公認,并指導著人們向世界的深處、遠處、險處高大步前進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這道理平實,簡單,樸素--世上的真理都是平實簡單樸素的--卻來之不易,這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的十幾個字,含在歷史的嘴里多少年代了,一直要等到王安石,才由他說了出來
柴烹
半時而食,肉之渾渾,汁濃若乳
窗欞緊扣,亦難鎖一室香濃
食之,齒盈三日無絕,味之臻,塵世哪得幾回!
什么是念念不忘,究竟會變成回顧的一角
日志老是在翻看時,心有悸動
舊事不過在情緒懊喪時,本領表露優美
活在當下才是巧妙之舉,翻開達觀的情緒,把哀傷打包發往天南地北
春天你在長滿花卉的地步里俳徊,夏季你享用穿堂風的擁抱,秋天你去聞山野野果的芳香,冬天你在漫天雪地里嬉鬧
不為情困,不被情繞,往日的留住優美,忘懷已經留戀的困擾苦惱
站住的女子不簡單摔倒
只有眼睛裝滿蓄意,填滿嬌媚,愛你的人城市為之心醉
27、我們和好吧
你是我掙扎過放棄過,到現在還很愛的人
鄭九蟬”讓我的心里很是感動
我大致的看了一下有12卷之多
是他這么多年的力作結晶
目前他正在用盡全力創作他的第八部長篇小說《皇帝飯莊》
當他知道我也是個文學愛好者時我們的談話一下子就有了共同的話題
他告訴我想搞文學要沉下去,要耐得住寂寞,當年他在魯迅文學院學習時院長李清泉告戒他:想搞真正的文學要經得住權力和女色的誘惑
要把自已所有的的精力如聚光鏡一樣集中在一個點上
當年老作家丁玲也對他們不少同學強調過:當作家要先下地獄然后上天堂,再下地獄,再上天堂
他解釋說下地獄就是要經受痛苦生活的磨煉,不斷磨煉自已的意志,不斷使自已的靈魂升華
現在盡管在經濟大潮沖擊之下到處充滿著誘惑,但他心如磐石,堅持創作,他說他的生命早已和創作融和到一起了,一日不可無此君
他說當年他們那些同學里很多都當領導從政了
現在真正還在煞心寫作的也就是三五個人了
他是真正受過生活磨煉過的人從他那摞到板凳般高的作品里就能感受到他從19歲到北大荒插隊所經風霜雪雨
他是從小就喜歡寫作的,他那一小同學楊林奎告訴我“當年他們在一起上學時也就十六、七歲吧,老九(現在文學圈內和知近的朋友都叫他為老九)就愛寫東西,在家里的墻上貼滿人物畫然后對著那些畫象描寫人物的臉型和編故事
一直這個樣子,到底當上了作家
談到寫稿子的艱辛鄭先生還記得他當年的情景
他告我在1984年以前他也是經常收到編輯部的退稿信
1984年短篇小說《能媳婦》在《當代》雜志發表后名氣大增
各家文學報刊約稿不斷了
至今他還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