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為何喜歡用兩廂車?據為我們這次全程旅游駕車的德國司機介紹,用戶主要是從性能、操作和經濟性上來考慮
首先從性能上看,由于沒有后備廂這個尾巴,兩廂車在空氣動力學上的壓風效果優于三廂車,同樣的底盤,高速行駛時它不發飄而更加穩定;其次由于車身短,轉彎、倒車、停車入位等更加靈活
此外兩廂比三廂車身平均縮短達300毫米,這在道路越來越擁擠,停車位越來越緊張的情況下,兩廂車的優勢變得越來越突出
而在車內的利用空間上,兩廂車絲毫不亞于三廂車,后排座椅一折疊,掀開后門,許多大件都放得下
歐洲人計算過,一個城市如果普及兩廂車,與使用三廂車比較,不僅道路和停車場的利用率均可提高20%以上,而且有利于減少交通事故,當然消耗的燃料和原材料更少
起身啦!奶奶的畏妻如虎,又震破了我的好夢
無可奈何發跡,強忍著一臉不欣喜,睡眼惺忪向灶間走去
奶奶卻滿面笑臉的說:你不是說想帶點特產給同窗嘗嘗啊,奶奶給你做純細工的灰水板,包你合意啦!我拍著腦殼一臉迷惑說:我什么功夫說了啊?我都不牢記啦!奶奶仍舊滿面笑臉,自大而流利地一面整理做灰水板的東西,一面說:即是你回顧的那天啊,2號,忘性那么差,還如何念書啊!我拍著腦殼,推敲了片刻,才想起我猶如猶如提了一下故土的特產灰水板
登時,內心悲喜交集,有奶奶經心的沖動,更多的是夙起床生的氣,便嘟囔著搞灰水板也不必這么夙起來折騰啊!奶奶板起臉看了我一眼說,爾等年齡輕輕睡什么懶覺啊,覺得做灰水板很簡單啊,只領會吃不領會做,做灰水板有很多步調的快整理一下,過來維護!
暮色來臨,我躺在稻草上,半閉著眼睛,傳說中的幽靈,在暗淡的薄暮里,踏響在它們的腳步聲
所有的村從都像枝頭的葉片,從田野里回到了他們的屋檐下,他們把第一杯茶,盛在碗里,放到神龕上,向著祖先們敬獻,村子里到處彌漫著炊煙的氣息
嗜血的鬼魂,把它們冰涼的嘴唇,貼到村外的樹葉上,留下一片黑色的痕跡
風吹動了樹枝,在暮色里,我看見樹上的巢穴,隨著樹枝的晃動,在風里搖擺著
高高在梨樹,葉子已經落了
剩下的幾片葉子,在深秋過后,已經成了黑色的浮云,遠遠看去,讓人心里感覺到一種深井一樣幽暗的枯
從沈從文故居出來,往左拐兩個彎,就進入了鳳凰城中的一條古街
古街不寬,青石鋪就,街道兩邊的房屋,都是飛檐翹頂,雖然不少的墻壁屋脊經過了維修,但仍然保持著一種玲瓏和古樸,顯現出湘西少數民族民居建筑的美侖美奐
午后的太陽有些火辣辣的,我們順著青石街道,慢悠悠地晃蕩
不時有苗族婦女遞給我們一包姜糖,或者幾個枇杷果,原以為是要我們買她的東西,就有人推拒說不要
可她們硬是一邊塞到你的手上一邊說,嘗一嘗,不買沒關糸
我就想:那些買姜糖的鋪子送幾包姜糖倒沒什么,可蹲在古街上提著籃子買枇杷的婦女,這樣一串串塞到旅客們手上,那一籃子枇杷能買幾何呢?我在城里生活了多年,也游遍了中華大地,真還沒見到過哪里的小商小販,有如此的熱情大方
由此,我就想起了沈從文先生《邊城》中所描寫的古樸民風,也想起了那個少女翠翠
這條古街到底有多長,我也說不清楚
我是第一次來到鳳凰,鳳凰對我來說也算是仰慕已久
因為在這塊平凡而美麗的土地上,近現代史上有幾位巨人從這里走出,熊希齡、沈從文、黃永玉……沈從文、熊希齡的故居就坐落在古街的附近,也許他們小的時候,經常在這條古街上行走玩耍,是什么讓他們成就了一番大事業,是鳳凰優美的的山水陶冶?還是邊城純樸的民風浸潤,我真是不得而知
我在那經歷了數百年風雨洗禮的邊城青石板上,尋覓著巨人們的足跡,我想沾染一點點大師的靈氣,可是我始終無法解開心中的一個個疑團
作為一個匆匆的過客,對鳳凰了解得是那樣微少,你怎么能深得她絕妙的靈韻呢?拐了幾個彎,參觀熊希齡故居后,我們來到了沱江邊的那條古街上
這條古街雖然有著明顯的人工痕跡,但古街仍然那樣獨具特色和魅力
在一個避蔭處,我們看到一個苗族老人在吹著蘆笙,那旋律是那樣悅耳動聽
我在腦子里搜索著,似乎好像在電視上見過這位老人,我上去一打聽,果然是那個上了省電視臺的民間演藝人
聽當地人介紹,這位老人不是來這里買唱,他幾乎每天都要來到這里,為過往行人吹奏幾曲,從不收一文錢
我們采風團的幾個舞蹈工作者,聽到那一聲聲動聽的音樂,竟在古街上情不自禁地和著曲拍跳起了苗族舞,一時間,圍觀者多達上百人,大家歡呼雀躍,沉浸在快樂之中,掌聲笑聲沸騰了古街……
故鄉,現對于我來說,早已不是驛站,而是一方最溫柔的港灣
在這邊,縱然有夸夸其談不許言表,但我再也沒有漂泊的發覺,我的心也再不會感觸凄涼,大概這即是故鄉在我心中的場所吧
很多功夫,我都想驕氣的對旁人說,本來我很倒霉
能在離故鄉邇來的場合處事,一步步的往前走,漸漸實行本人的理想,這何曾不是一樁美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