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劑量監測周期長不超過多長時間
《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
第十一條 工作單位應當按照本辦法和國家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安排本單位的工作人員接受個人劑量監測,并遵守下列規定:
(一)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周期一般為30天,長不應超過90天;內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周期按照有關標準執行;
(二)建立并終生保存個人劑量監測檔案;
(三)允許工作人員查閱、復印本人的個人劑量監測檔案。
第十二條 個人劑量監測檔案應當包括:
(一)常規監測的方法和結果等相關資料;
(二)應急或者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劑量和調查報告等相關資料。
工作單位應當將個人劑量監測結果及時記錄在《工作人員證》中。
第十三條 工作人員進入工作場所,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正確佩戴個人劑量計;
(二)操作結束離開非密封性物質工作場所時,按要求進行個人體表、衣物及防護用品的性表面污染監測,發現污染要及時處理,做好記錄并存檔;
(三)進入輻照裝置、工業探傷、等強輻射工作場所時,除佩戴常規個人劑量計外,還應當攜帶報警式劑量計。
如何確定穩定性檢測的項目和周期3、如何確定穩定性檢測的項目和周期
國家針對不同種類的診療設備制定了相應的質量控制檢測規范,包括:
WS76-2020 X 射線診斷設備質量控制檢測規范
WS521-2017《數字X射線攝影(DR)系統質量控制檢測規范》
WS519-2019 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質量控制檢測規范
WS581-2017《X射線設備質量控制檢測規范》,
WS530-2017 《計算機X射線攝影系統質量控制檢測規范》
WS523-2019伽瑪照相機單光子發射斷層成像設備SPETCT質量控制檢測規范
WS674-2020電子直線質量控制檢測規范
WS531-2017螺旋斷層裝置質量控制檢測規范
WS582-2017 X、γ 射線立體定向系統質量控制檢測規范
WS262-2017后裝γ源近距離質量控制檢測規范
GB 17589-2011 《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檢測規范》
針對不同種類的診療設備,根據上述規范的穩定性檢測的要求,確定具體的檢測項目和檢測周期。檢測周期有1個月一次、三個月一次、半年一次等,卓然輻射檢測按標準規范定期進行檢測,并對每次檢測結果出具報告。收費按每年或每次收費。
個人劑量監測檔案保存期限是多久?
個人劑量監測工作應當由具備資質的個人劑量監測技術服務機構承擔。個人劑量監測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審定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協助組織實施。個人劑量監測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審定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辦法》和有關規定執行。
放射工作單位應當按照本辦法和國家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安排本單位的放射工作人員接受個人劑量監測,并遵守下列規定:
(一)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周期一般為30天,長不應超過90天;內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周期按照有關標準執行;
(二)建立并終生保存個人劑量監測檔案;
(三)允許放射工作人員查閱、復印本人的個人劑量監測檔案。
個人劑量監測檔案應當包括:
(一)常規監測的方法和結果等相關資料;
(二)應急或者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劑量和調查報告等相關資料。放射工作單位應當將個人劑量監測結果及時記錄在《放射工作人員證》中。